close

  □羅志華
  從跨年夜外灘救人歸來,浙江省溫州市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護士吳小小在微信朋友圈裡呼籲:希望大家都去學習急救知識。去上海參加跨年活動的吳小小和溫州醫科大學同學潘盈盈參與了"12·31"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件的現場急救,這一次的急救經歷,讓吳小小意識到,中國的公眾急救教育嚴重缺失。(1月4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
  吳小小對現場急救所透露的一些細節,的確值得好好推敲。比如運送傷員時,有人直接拉著傷員的手和腳往車上送,有可能加重頸椎和脊椎傷情,導致截癱甚至傷及生命。而傷者沒有恢復心跳就停止心肺複蘇,抬上車往醫院轉運,以及胸外按壓位置錯誤等,都會降低急救的成活率。儘管吳小小透露的細節只是個人所見,她所得出的結論,也還需經過醫學專家的研判。但毋庸置疑,吳小小為我們提供了反思踩踏事件的醫學視角。
  正確的急救能救人於危難,或者減輕傷者的病情,不正確的急救不僅錯失良機,反而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。值得憂慮的是,許多急救現場無不體現出急救人員知識的缺乏。一項調查顯示,2012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僅為8.80%,近九成國人不懂“健康”,其中,安全與急救素養不高,已成極為普遍的現象。
  在人口密度很大的現場急救,最能檢驗國民健康素養,尤其是安全與急救素養。假如社會整體急救素養僅提高一個百分點,那麼,在一個數千人的現場,就會多出幾十個懂得急救的人,假如他們擁有足夠的急救知識,就會很自信地參與急救,填補醫護人員到來之前的急救空白,在傷者太多時為醫護人員提供協助。
  當然,以醫學視角來反思,不應局限於現場急救,活動的組織、事故的預防,也要加入急救內容。這種加入,並非單純是醫療保障的加入,也包括全民急救素養的“加入”。而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,需要進入學生課堂的知識可能很多,但最不該缺課的是急救知識。  (原標題:反思踩踏事件要有醫學視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c21fcat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