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考察和提拔幹部時重視學歷,被認為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,但由此激發官員們的“學歷崇拜”,卻又導致了新問題的滋生。日前,南都統計了東莞72名處級以上官員的學歷,其中碩博學歷達到61%,而在這些高學歷官員中,又有68%的官員是通過工作之後的深造獲得。從報道來看,南都所做的只是客觀呈現72名官員就讀的學校、年份、專業、學位等數據,並沒有其他的負面論述。不過,有關官員學歷暴漲的話題蓋子,卻因此被揭開了。
  據統計,1995年中國高校碩士畢業生的數量為3.19萬,博士畢業生為4641,到了2010年,碩士畢業生數量增長為38.36萬,博士畢業生則增至48987人,二者增長的倍數分別為11和9.6。東莞地區作為沿海發達區域,幹部的知識化、高學歷化理當走在前面,廳處級幹部碩博學歷占到61%,也算緊跟省部級官員的腳步了。
  中國的高校擴招計劃已持續18年之久,而在碩博領域培養人數上的“突飛猛進”,官員們的貢獻不容小覷,這一點也可以從上文中的數據對比中窺見一二。所謂大勢不可逆也,執政黨在推進官僚體系建設現代化的道路上,將高學歷作為一個升遷的必要條件來設計,這就導致系統內的官員從高中、中專學歷,一路狂奔到本科、碩士和博士,以至於出現了本科對應科級,碩士對應處級,博士對應廳級的對號入座的說法。
  毫無疑問,在現代政府治理趨於專業化的方向上,選擇學歷較高的人進入官僚體系,或者已經在任的官員積極投身課堂學習,這對於滌新官員們的舊觀念,賦予他們新的治理技能,有著不可忽視的功能。這一點,在經濟、法律、環境、衛生、教育等系統,尤顯重要。所以,東莞的官員高學歷的樣本,恰恰是中國未來官僚體系建設的一個基本方向。只不過具有普遍性的68%的高學歷比例來源於後期“深造”,則容易引來“仕而優則學”的質疑。
  這是因為,中國的高校在這一輪方興未艾的官員學歷提升運動中,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十分光彩。高校獨立性的不足,更重要的是高校本身對於資源利益的渴求,共同導致了官員獲得高學歷的過程中充斥了“虛假行徑”。不客氣地說,作為官員學歷的“印刷工廠”,高校樂在其中地捲進了一個利潤巨大的產業鏈,在完成對官員學習、考試、獲得學歷整個過程的“悉心照顧”之後,高校與官員的聯姻堪稱完美。
  官員與高校之間的互惠互利,並不一定導致二者關係的扭曲。但高校自身獨立性的喪失,以及官員學歷生產流程的不受監督,導致“政治精英”與“知識精英”的結合產生了“誠信問題”。這樣論述,並非指摘東莞72名處級以上官員的學歷存在問題,只是要表明,官員群體中不斷涌現“碩博兵團”,這並不一定是好現象。以東莞的治理為例,如果晉升要求導致官員紛紛致力於“學歷提升”,這對於實現一地的善治未必有什麼好處。  (原標題:[短評]仕而優則學,官員學歷暴漲值得審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c21fcat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